當前位置: 網(wǎng)站首頁 > 圖說歷史
回首新中國成立后的部分高校西遷,這些高校的共同特點就是堅持把教育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,想國家之所想,急國家之所急,以實際行動彰顯了“愛國、報國、興國”的高尚情懷,彰顯了聽黨指揮跟黨走,與黨和國家、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的“西遷精神”。
1950年6月1日至9日,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。圖為毛澤東、周恩來等與會議代表合影
1952年11月15日,毛澤東任命彭康擔任交通大學校長。1955年4月,彭康接到高等教育部要求交通大學內(nèi)遷西安的通知。圖為彭康率隊到西安踏勘交通大學新址
1956年8月,華東航空學院遷往西安,改名西安航空學院。圖為1956年的西安航空學院校門
20世紀60年代中期,從戰(zhàn)備的需要出發(fā),中共中央決定在大三線建立起包括能源、制造、軍工等各方面的完整的工業(yè)體系。圖為賀龍在四川攀枝花基地視察
1964年底,經(jīng)中央批準,清華大學、華東化工學院、北京大學、南京大學遷出部分專業(yè),分別到四川綿陽、四川自貢、陜西漢中、湖南常德建立分校。圖為清華大學綿陽分校師生在平整場地
清華大學綿陽分校之清華樓
1965年3月10日,中共中央正式下文批準唐山鐵道學院(西南交通大學前身)遷往四川峨眉,7月1日,峨眉建校工程正式破土動工。圖為建?,F(xiàn)場
清華大學綿陽分校通訊四班(74級)畢業(yè)40周年座談會